在金屬分析領域,準確性和效率是至關重要的。德國斯派克公司(SPECTRO    )推出的SPECTRO MAXx臺式直讀光譜儀,憑借其獨特的    iCAL 2.0標準化技術,顯著提升了分析速度和準確性。本文將深入探討iCAL 2.0技術的實現(xiàn)原理及其帶來的優(yōu)勢。
    
    
    iCAL 2.0技術概述
    
    iCAL 2.0是一種單標樣標準化技術,旨在補償由于環(huán)境因素(如溫度和壓力)變化引起的漂移。與傳統(tǒng)的標準化方法相比,iCAL 2.0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標準化過程,極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。
    
    實現(xiàn)原理
    
    1. 建立標準參考光譜圖
    
    iCAL 2.0技術的第一步是通過激發(fā)一個已知的標樣(通常使用SUS RH18樣品)來建立一張標準的參考光譜圖。這張光譜圖為后續(xù)的分析提供了基準。
    
    2. 激發(fā)校正樣品
    
    接下來,儀器會激發(fā)待測樣品,生成另一張光譜圖。這一過程是分析的核心,確保了樣品的成分能夠被準確捕捉。
    
    3. 比較光譜圖的相似度
    
    通過比較標準參考光譜圖和校正樣品的光譜圖,iCAL 2.0技術能夠同時校正光強和譜線位置。這種比較不僅提高了分析的準確性,還減少了因環(huán)境變化引起的誤差。
    
    4. 自動補償漂移
    
    iCAL 2.0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自動補償漂移的能力。由于環(huán)境溫度或壓力的變化,傳統(tǒng)儀器往往需要重新進行標準化,而iCAL 2.0能夠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免去這一繁瑣步驟。
    
    5. 簡化操作流程
    
    使用iCAL 2.0后,用戶不再需要進行傳統(tǒng)的高低標準化或描跡,簡化了操作流程。這使得即使是經驗不足的操作人員也能快速上手,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    
    6. 節(jié)省時間
    
    與傳統(tǒng)分析儀相比,iCAL 2.0技術將標準化時間從30分鐘或更長時間減少到平均每天僅需5    分鐘。這一顯著的時間節(jié)省,使得用戶能夠更快地獲取分析結果,及時響應生產過程中的變化。
    
    結論
    
    SPECTRO MAXx臺式直讀光譜儀的iCAL 2.0    標準化技術通過其獨特的單標樣標準化方法,成功地解決了傳統(tǒng)分析儀器在標準化過程中的諸多問題。它不僅提高了分析的準確性和效率,還大幅度降低了操作復雜性。隨著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,金屬分析領域的工作流程將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,為企業(yè)提供了更強的競爭優(yōu)勢。
    
 
 
全國服務熱線
公司地址:廣州市黃埔區(qū)開創(chuàng)大道1936號蘿崗奧園廣場1016-1017室
 備 案 號 :粵ICP備09106369號
      
掃一掃 微信二維碼咨詢電話